信用研究
-
多地“新年第一会”拼经济,背后离不开一个“信”字
龙年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多地召开“新春第一会”,传递出新年拼开局的强烈信号。 本网记者注意到,仅2月18日,上海、广东、浙江、山东、安徽等多个省份就召开了“新春第一会”,这些会议纷纷将经济工作作为会议重头戏,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强链和科技创新等内容,“敲黑板”、划重点、立目标、领任务,释放出力争“开门红”,实干出成效的新信号。 除了省一级召开“新春第一会”,很
信用研究 2024-03-04 -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构建信用导向的营商环境 力争3年全面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外发布《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在市场监管系统全面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以期进一步优化监管资源配置,提升监管效能,推动构建信用导向的营商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业内专家对于《意见》的出台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意见》对于推动“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入开展、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开启了我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
信用研究 2022-02-17 -
宁夏银川:物业企业信用等级实现多渠道公开
近日,在银川市委网信办、银川市网信局支持下,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通过搭建信用信息共享渠道,让广大市民除了在市住建局官网、“银川物业”两个微信公众号之外,还可以通过“我的宁夏”APP银川板块、“i银川”APP查询到银川市物业企业及物业项目经理人信用信息情况。 “物业行业信用监管平台从2018年4月1日正式启用,截至目前,银川市信用监管平台录入669家物业企业,完成信用备案的546家,录入平台内物
信用研究 2021-06-05 -
司法部:将公证纳入信用体系 提供虚假材料或将记入信用记录
“司法部也会会同有关部门将公证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将企业和个人提供虚假材料、不实承诺的行为信息记入信用记录。一旦做了不实的承诺,有关主体不得再次适用公证证明材料的告知承诺制。”5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在会上表示,司法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关于优化公证服务 更好利企便民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于5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近日将正式印发。
信用研究 2021-05-27 -
解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推进北京市教育系统信用建设工作的意见》
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推进北京市教育系统信用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成《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为贯彻落实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推进北京市教育系统信用建设。
信用研究 2021-05-26 -
“信易贷”是社会信用建设的良好实践
在近期召开的“推广‘信易贷’模式 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现场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对“信易贷”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如何加大“信易贷”推广力度强调了三个“十分”,即“十分有力”、“十分有数”和“十分有效”。笔者认为,当前蓬勃发展的“信易贷”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在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极大地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显著提升了经济和社会治
信用研究 2021-04-22 -
解读|信誉及社会责任:社会信用的概念重构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信用制度体系的地方实践探索和信用法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界定社会信用这一法律概念。《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在其定义条款中首次规定了“社会信用”的概念,即“本条例所称社会信用,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以下统称信息主体),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遵守法定义务或者履行约定义务的状态”。学理上倡导这一概念的学者,当推罗培
信用研究 2021-03-10 -
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与经济发展——基于国内大循环视角的思考
提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成为延续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战略,扩大内需及产业链的完善正是重要的抓手,这也对我国整体社会信用水平的提升有了更高的要求。
信用研究 2021-03-04 -
安徽:伪造材料违规提公积金或被纳入征信系统
记者从安徽省直住房公积金管理分中心了解到,近日该中心查处违规提取住房公积金173起,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住房公积金是单位为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具有互助性、强制性,用于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 为保证住房公积金制度稳健运行,防止职工经济、信用、声誉等方面损失,省直住房公积金管理分中心将伪造虚假证明材料违规提取住房公积金需要承担的法律风险和责任进
信用研究 2021-02-22 -
失信约束不能成工具,推动诚信建设是关键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对失信主体采取减损权益或增加义务的惩戒措施,必须基于具体的失信行为事实,直接援引法律、法规或者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文件为依据,并实行清单制管理。根据失信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轻重适度的惩戒措施,不得随意增设惩戒措施或加重惩戒,确保过惩相当。
信用研究 2021-01-06